创新引领医疗未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开展全省首例国产5G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下肺部结节活检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成功开展了全省首例利用国产5G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进行肺部结节精准活检的手术。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早期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途径,同时也标志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患者刘女士因肺部不适入院,经胸部CT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后,考虑右肺下叶结节可能具有恶性风险。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决定进行肺部结节活检。术前规划考虑气道弯曲角度大、管径小、路径远,常规支气管镜难以抵达目标位置,为最大程度获取合格标本,呼吸内镜中心主任张福瑞及团队在副院长张国俊、学部有关负责人的支持指导下,决定采用国产5G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活检。
术中,张福瑞主任通过操作手柄遥控机器人导管,借助计算机辅助和实时影像引导,精准抵达病灶部位,同时,通过径向超声确认,成功地获取了病变组织样本,现场进行了快速评估(ROSE),确定为阳性。整个手术过程安全、高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在传统的肺部结节活检中,医生主要依赖支气管镜下的图像引导,这不仅对医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技术则通过先进的三维重建和实时引导功能,能够将活检工具精确地定位到病变组织,显著提升了活检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这一技术的实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变革。
国产5G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下肺部结节活检的成功开展,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篇章。未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将持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医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济源示范区召开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培训会
7月15日,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培训会在疾控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各监测点医院相关领导、业务骨干、社区工作人员共计2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会。
- 下一篇
济源市中医院荣获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501103急性缺血性卒中高复发风险人群病证结合防治方案评价研究优秀协作单位
近日,在河南省急性缺血性卒中高复发风险人群病证结合防治方案评价研究中期总结会上,济源市中医院又获殊荣,被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授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501103急性缺血性卒中高复发风险人群病证结合防治方案评价研究优秀协作单位”,并作为优秀分中心进行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