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颈动脉斑块、肝囊肿、子宫肌瘤……体检报告查出这些病不要慌!有些甚至不用治疗

河南健康网 2024-10-1077444

  去检查身体,发现检查报告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有些“字眼”让人心情忐忑,“甲状腺结节”“肝囊肿”……这些疾病会癌变吗?

  “颈动脉斑块”“二尖瓣反流”……这些疾病会致命吗?一张小小的体检报告,让多少人辗转反侧。但事实上,一些看起来骇人听闻的异常情况,其实并不需要过度治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一些疾病的神秘面纱。  

  这6种病是因为身体衰老   

  人不可避免地要衰老,这是自然规律。因为衰老而产生的一些疾病,听着可怕,但其实只是身体老化的表现,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01 颈动脉斑块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约2亿人存在颈动脉斑块。40岁以上者约40%被检出颈动脉斑块,60岁以上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存在颈动脉斑块。随着年龄增长,斑块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到了一定年纪,很多人都会有。

  建议:

  我们可以从30岁开始筛查斑块,发现颈动脉斑块不需要恐慌,调整生活方式有时斑块可以逆转,使其缩小或减少。可定期复查,无需特别治疗。

  一些情况也会导致斑块增加,特别是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有助于避免斑块进一步长大。如果颈动脉斑块较大,使得血管堵塞了50%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02 心脏瓣膜反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运动灵活,发生了舒张功能减退;心脏瓣膜变得关闭不严,出现反流。

  建议:

  发现有胸闷、呼吸困难时,应尽早到医院排查,如果确诊是瓣膜出了问题,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当然,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应该努力做到的,这对延缓器官功能减退有一定好处。

  03 血压值差距变大

  你可能已经发现,每年测得血压的高压值(收缩压)越来越高,低压值(舒张压)却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心脏会慢慢变得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发生舒张功能减退,再加上动脉血管变得僵硬,就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04 肝囊肿

  肝囊肿初发症状可始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在20~50岁,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囊肿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但这主要是囊壁内部液体增多了,与癌变没有关联。

  建议:

  对于单纯肝囊肿,定期随访腹部彩超,一般1年1次;当有并发症出现,如囊肿破裂、出血,需要及时干预。

  生活中,避免误食包虫卵导致寄生虫性肝囊肿。如果已经出现肝囊肿,酒精会促进其生长。普通人预防肝囊肿首先要预防感染乙肝、丙肝病毒。

  05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拿到体检报告,很多人会发现“退行性”三个字,如腰椎、膝关节、颈椎退行性改变。“退行性改变”属于医学术语,通俗地说法就是老化。它本身不是一个疾病,有时甚至是机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建议:

  不必过度担心,但如果影响到了生活质量就要治疗,比如,一直在经历慢性膝关节疼痛。控制体重可有效减少关节磨损;尽量提高肌肉含量;少跷二郎腿;避免长时间蹲着洗衣服;游泳是保护骨关节最好的运动,也可以选快步走、骑车等。

  06 前列腺增生|钙化

  30岁过后,前列腺会在雄激素的作用下“二次发育”,不断变大,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临床统计发现,60岁以上男性,至少50%以上会出现前列腺增生,80岁时可高达83%。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随年龄上升前列腺增生通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一有尿意就着急找厕所,排尿后有尿不尽感。

  建议:

  不影响生活质量一般不用治,但如果出现排尿困难,或起夜过于频繁已经影响睡眠,这需要治疗了。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对甲来说,晚上起夜一两次,但不影响睡眠,就不需要治疗;但对乙来说,起夜一次就可能导致失眠,那就需要治疗。

  

  这些结果异常未必是病

  

  部分指标稍有异常未必是病,体检指标异常是常有的事,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可能只是受某些因素影响而已。

  01 血压偏高≠高血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紧张焦虑、剧烈运动等都可能使血压升高。如果平时无症状表现,也不是高危人群,但体检查出血压偏高,建议复查。也建议经常自测血压,并在测量时保持内心平静,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若连续几天多次自测血压,收缩压都≥140mmHg和(或)舒张压都≥90mmHg,则很可能确实存在高血压。

  02 血糖偏高≠糖尿病

  如果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并不一定是得了糖尿病,可能处于糖尿病前期。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则为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的标准是6.1mmol/L≤空腹血糖<7mmol/L,7.8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

  有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率为50.1%,相当于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前期是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时期,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03 偶发的心脏早搏和窦性心律不齐:不用过度紧张

  偶发的心脏早搏: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都会出现心脏早搏,如果动态心电图评估是属于偶发的,而且也没有明确症状,多数注意观察就可以。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可能和你当时做心电图时的情绪有关,比如生气、紧张、兴奋,包括服用某些药物后,都会影响到心律结果,一般平静休息后可以缓解。儿童、青少年在发育期也常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不用特别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大多会恢复正常。

  04 谷丙转氨酶升高≠肝炎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当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肝细胞发炎时,谷丙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入血液,造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升高。

  但谷丙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为剧烈运动、过量饮酒、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病原学诊断等判断。

  05 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

  宫颈糜烂不是疾病。

  宫颈糜烂 ≠ 宫颈炎。“宫颈糜烂”并不是上皮脱落、溃疡的真性溃烂,也不等同于病理学上的慢性宫颈炎的诊断标准。

  「宫颈糜烂」是过时的诊断名词。医学教材已经取消了这一叫法,改称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

  据专家介绍,“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就无需特殊处理了。

  06 子宫肌瘤:≤5cm一般不用担心

  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据专家介绍,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 ≥ 4 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07 肺结节|钙化:一般无需处理

  CT报告中肺结节样钙化灶、钙化结节、陈旧增殖灶等,都是疾病恢复后遗留的一种疤痕,大多数由于既往的肺结核或肺部感染所致,并不会影响肺功能,也不会发生癌变,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08 乳腺增生:生理性的可自行消解

  在体检中,很多女性都会有“乳腺增生”的问题。临床上的乳腺增生多为生理性乳腺增生。生理性乳腺增生主要与内分泌紊乱以及不良情绪有关,乳房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乳房胀痛,无需治疗。仅部分病理性乳腺增生有恶变可能(有一小部分乳腺增生与乳癌有关联,但这个比例大概不到5%。)

  养成乳腺自查和关注以下这2个症状:

  ①月经后,乳腺胀痛并没有减轻,甚至疼痛越来越重。②胸部可以摸到持续存在的小块,月经后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硬,这时要及时就医。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